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

0925行銷高手都想上這堂「訂價科學」

訂價的科學起源於美國,以「行銷學」與「心理學」來進行訂價。

回顧過去,美國在製造業被給日本(生產管理),後來發展出站在顧客立場思考,不是考量公司或成本,而是以顧客的想法或情感為出發點。

隨著時代的進步,「免費」已成為這個世代行銷的代名詞,在敗犬(DOG,Digital=數位科技、Online線上網路、Global全球化)的環境中,為了擺脫低價與削價競爭,要學會如何制定「顧客滿意的高價格」的勝貓(CAT,Cozy舒適、Analog類比、Touch接觸)世界。

一、重視營業額還是獲利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> 成本  (賺      錢)
售價 - 成本 = 獲利, 利潤 = 成本  (沒賺沒賠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< 成本  (賠      錢)

觀念迷思:營業額提昇就一定賺錢?
觀念迷思:要提升營業額,便宜(降價)就會賣?

實際上,如下:
營業額 - 成本 = 利潤
利潤是「一個商品的獲利」累積計算來的。

決定整體獲利的多寡,如下
一個商品的獲利( 銷售單價-進貨單價 ) X 銷售數量 = 整體獲利

假設:一支手機售價五萬( 進貨成本3萬 + 利潤2萬 ),賣100台
         整體獲利 2萬 X 100台 = 200萬

[良性營業額提升](漲價)一支手機售價萬( 進貨成本3萬 + 利潤3萬 )
   整體獲利 3萬 X 100台 = 300萬
[惡性營業額提升](降價)一支手機售價萬( 進貨成本3萬 + 利潤1萬 )
   整體獲利 1萬 X 100台 = 100萬
   整體獲利 1萬 X 200台 = 200萬
   整體獲利 1萬 X 300台 = 300萬

結碖:
一、「降價」是一個危險的行為,即時營業額增加,利潤也會跟著減少。
二、決定生意獲利多寡的關鍵,並非營業額,而是一個商品的獲利。
三、最後決定獲利多寡的關鍵,也不是營業額,而是訂價。

過去的獲利模式,靠著規模效益,薄利多銷的時代已經過去,在現在少子高齡化的社會,需求減少,物資過度飽和,我們身處的環境,已經從「只要生產就能銷售出去」,轉變成「即時便宜也沒人要買」。

二、比價時代來臨,難道只能訴求我最便宜嗎?

在敗犬(DOG,Digital=數位科技、Online線上網路、Global全球化)環境中,價格容易遭到破壞。

以音樂CD為例,在數位CD和線上下載的今日,甚至有免費的音樂網站。

數位敗犬環境有以下特徵:
D:數位資料的世界裡,模仿、盜用、複製橫行
O:網路世界,要跟整個國家、整個世界的對手展開低價的戰爭
G:全球化的世界裡,工作被低成本的國家搶走

零報酬的窮忙工作,已在世界各地蔓延

所有的問題只要上網搜尋,就能免費得到答案,像是教授知識的老師、講師還有設計師與程式設計師,也是報酬下滑。

賣電視有進貨成本,還有一個基本的價格,反之,講師、設計師接的CASE,甚至可以低到不用錢,因為,對於某些人來說,假如沒有接到案子,與其閒閒沒事幹,即時工作報酬再低,還是會接下委託。

要先理解以下三個觀念
一、去除降價的心理障礙
二、理解價格結構,才能掌握降價底線
三、學習成功訂價的心理學與行銷學

敗犬是互相比拼性能與功能等規格的男性化競爭世界
勝貓是互相分享歡樂與舒適的女性化共鳴世界

降價如何變成武器,而不是自殺!?

由前面可知,如果要降價,就一定讓銷售量增加(翻倍),否則就是自殺。

降價前,你必須考慮的三件事情:
一、自我的限制
二、對手是否也會跟著降價
三、顧客的情感


*自我的限制:如果降價,要達到營業翻倍,那麼銷售數量也必須提升3倍以上,公司就必須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考量是否做得來。

*對手是否也會跟著降價:降價後,對手也會跟著下降。

*顧客的情感:一種是可以打動客戶的心,另一種則是無動於衷。

固定成本高的行業,一種以設備為主,另一種以人力為主,後者絕不能降價,因為有自我的限制,銷量變多,有可能生產不足。

價格VS價值

價格訂價法:成本 + 利潤 = 售價
餐廳的定價方式:「售價為成本的三倍。」

價值訂價法:售價 - 利潤  = 成本
精品品牌則將價值定價法,發揮到極致。

決定價格的是顧客,你得知道顧客付得起的價格。

劣質訂價,是只看到成本與競爭對手。
優質訂價,是以讓顧客滿意的高價格為追求目標。

總結:
這本書用很實務的會計,說明現今的環境競爭,是如何的激烈以及為何企業營業額很高卻不賺錢的秘密。

答案就在「利潤」,這是一切的關鍵,如何訂價變成一門學問,包含了「心理學」、「行銷學」,應用得宜,你的商品就可以訂高定價,還能讓顧客搶著買,同時擺脫降價的敗犬環境,迎向勝貓的世界。


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

0915台灣大未來

分工整合:借重全球資源亦被全球所用,垂直整合走向「垂直分工,水平整合」。


在全球分工整合的大趨勢下,很重要的一個思維是,台灣不能什麼都做,一定要把資源放在台灣具有優勢的領域。一方面,我們要借重全球的資源,另一方面,我們也要被全球所用。


「贏家」將是能有效整合全球最佳資源的「整合者」;或是專注成為各領域的領導者,而成為全球最佳選擇的「被整合者」。


台灣產業發產機會:
製造業:「全球研發製造服務中心」
服務業:「全球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中心」


新的思維:
「降低成本」走向「創造價值」
「製造業」走向「服務業」
「自製率」走向「附加價值率」
「科技創新」走向「人文創新」
「以終為始」以-科技為中心 走向 以 用戶需求為中心


台灣社會面臨的三大發展瓶頸
一、價值半盲文化:社會上大多只看到有行、直接、現在的價值,卻經常忽略無形、間接、未來的價值。
二、齊頭文化:齊頭文化會妨礙資源有效的運用,所以要建立競爭的文化,透過淘汰機制,促使社會進步。
「六面向價值:(有行/無形、直接/間接、現在/未來)」
三、行政防弊文化:執政者需讓「有利的」的全民政策落實,避免社會的經濟與發展產生空轉,在民主制度下,需考量到多數人的利益,追求利益平衡。


產業4.0是包含「生產力」、「整合力」與「創新力」。
推動產業升級瓶頸的辦法:
一、翻轉舊思維
二、建立能創造價值的新機制
三、資源重置


宏碁123:客戶(市場)第一、員工第二、股東第三


年輕世代最需要的三大能力:
一、系統觀的創新力
二、跨領域的整合力
三、問題根源的探索力


策略思維:
一、順勢造勢:讓有效資源發揮最大作用。
生態是一直演進,「勢」也是慢慢累積,只有不知不覺,才會覺得突然之間大勢已去。
二、策略思維要務實,從弱點出發。

0914大老闆用人私房學

企業成功的第一步,「就是要用對人」。

中小企業最普遍的問題,現代環境人力資源呈現「 僧多粥少」,很難招收到好的人才。

中小企業要逐漸萎縮的就業市場上,要生存下去,就必須要改變體質。

要改變體質需要循序漸進的做到以下兩個目標,分別是「錄取」與「教育」,

*錄取:「既使招不到好人才,也要留住對公司有向心力的人」
*教育:「做好在職教育,不論年資,都能成為會做事的人才」

人力資源的規劃流程:招才、選才、用才、育才與留才。


[招才]

首先,解決問題第一步,就是瞭解問題的本質「人才的想法與選擇」
1.優秀人才的選擇順序,先由大企業,接著公務員,最後才是中小企業。
2.若是同一個產業,工作條件都大同小異。

最終,優秀人才若會選擇中小企業,關鍵就是「喜不喜歡老闆」。

[選才]

工作類型不同,需要的員工也不相同。

一、選才是選「能力好」還是「態度好」
大企業的工作水準固然比中小企業更高,但是中小企業所需要的員工,需要的是能夠身兼數職的工作態度。

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需求,本質上一開始就不相同。

二、選才是選「頭腦/學歷好」還是「理念相同」
挑理念不挑頭腦/學歷

企業是個團體,企業的決定,必須仰賴全體員工一致地實行,若有不好的結果也會馬上反映出來,反之,團體中,有人持反對意見,出現不好的結果,就不能判斷有沒有錯誤,還會再改進之前的時間跟成本都會白白耗盡,這是最糟糕的情況。

因此,「頭腦好,理念不同的人」,一開始就和公司理念不合,之後再怎麼講也講不通,最後反而會變成企業行政的阻礙。

最後選擇的是「經驗」與「理念」,具有融入團體的經驗與理念相同的人,才是最好的人選。

[育才]

透過「公司流程」與「在職教育」,讓每一位員工除了能將手上的工作做好,成長也重要的一環,「只要人能成長,企業就能跟著成長」。

透過師徒制,把自己知道的東西交給一個完成不知道的人,才是真的成長。

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

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

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 :
1.掌握問題結構
2.分解問題
3.提出假設(找出解決方案)
4.驗證假設(評估)
5.導出解決策略

問題具有兩面性:
1.問題(Question) : 期待狀況與現況的落差  
2.課題(Issue) : 追求答案的提問

問題分成三類:
第一類、恢復原狀型
第二類、防杜潛在型
第三類、追求理想型

問題背後的問題 : 課題的本質是什麼 ?
EX : 該帶哪種雨具出門?
( 本質為 怎麼做才不會被雨淋濕! ) 

解決問題的心理素質有 3 種 :
1. 否定狀況 → 導致延誤解決時機
2. 在錯誤的時機追究責任 → 根本無法解決問題
3. 對狀況產生非現實性的評價 → 失去平常心成為解決問題的最大阻礙